-
张军扩:要细化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
下一步要把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抓紧出台细化举措,让企业见到实效。另一方面,要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创新,强化对干部的正向激励,建立健全容错机制。
-
王波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企业的未来潜力在海外市场还是巨大的,或许是中国企业破除当前成本困局,再上发展台阶的重要出路。有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对于他们,格外需要良好的、可预期的国际环境。
-
王锋:探索消费新场景、新载体、新业态
为探索消费新场景、新载体、新业态,打破传统的消费空间和时间界限,拓展消费的物质和精神维度。我市以“抢闯争拼”精神,积极推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
-
魏杰: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扩大中等收入比例
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要继续鼓励人们富起来,强化人们对财富的追求,要扩大中等收入比例;同时在国民收入分配上可以考虑向民生倾斜,解决人们后顾之忧。
-
高培勇:以新理念、思想和战略实施经济恢复操作
当下经济恢复是需要耐性、需要实打实把一件件事情办好的长期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
-
张燕冬:打造真正高水平开放形态 期待与三亚同行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如何利用封关运作这一突破性的机遇,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与先进的自贸港,打造真正的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我们期待与海南三亚一起同行。
对话:生物医药的创新时代
陈章良:靶向药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大热点
这类药进展特别快,特别是乳腺癌、肺癌、肝癌,很多地方都在做抗体方面的研究,从实验室慢慢走到了公司,走到了市场,现在很多白血病能够治疗50%。在美国癌症被列为慢性病,是因为抗体药慢慢打癌细胞,控制癌细胞,有可能癌症会成为慢性。但是对中国来说,这一类药太重要了,去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为300万人,所以这个药无论如何要上去,这是一个热点。
对话嘉宾
- ·陈章良,著名科学家、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
- ·张燕冬(主持人),《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
-
曹远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变成全球性问题
所有减碳技术都有商业性的可持续性,那它就是可持续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金融开始进入,绿色金融开始发展,这个资产不断地转换就形成新的资产负债表,代替房子带来的资产负债表。
-
朱云来:能源转型提供了发展动能转换新模式
根据计算显示,光伏发电可以替代传统火电煤电,现在虽然代价可能还比较贵,但长期成本下降仍有较大空间,而且为了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保护青山绿水,这个钱也有必要投。
-
KOOPMAN:中国在国际多边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要加强国际间多边合作,并意识到多元化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使发展能够为全球市场所共享,让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取所需要的支持,以此全球才能共同应对当前和未来发展挑战,在此过程中中国将扮演重要角色。
-
陶景洲:推动外商投资要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
未来要进一步推动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需要做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提高透明度,所有的适用于外国投资的法律必须是公开的,其次要真正实现法治化。
-
明明:资管机构应提灵活度 带来更好体验和收益
专业的的资管机构和投资机构应该做多元化的投资,灵活的投资,不应该过度的追求规模包括赌某一个赛道。未来我们的资管机构可能也要面临变革,怎么做到更加灵活的投资,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体验跟收益。
-
章百家:当前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有双重视角
我们不仅需从中国看世界,也需从世界看中国,这样才能准确为自己定位,才能知道世界需要我们的是什么,我们能够给世界提供什么,从世界获得什么。这样,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发展,才能实现双赢。
-
贾庆国:中美需国际和平稳定 很多问题有合作空间
中美两国都在现存的国际秩序中有着重大利益和重要影响,都需要国际和平和稳定,都需要发展经贸关系,都需要通过合作来应对全球各类挑战,都需要通过维护国际秩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
余永定:中国应将外储压缩到国际公认充足率水平
中国应该加紧调整中国海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海外净资产收益。降低外汇储备在海外资产中的占比,不是抛售美国国债,而是有序减持美国国债。提高中国海外资产,特别是外汇储备的安全性。
-
王忠民:跨境电商、ESG、数字资产是自贸港新空间
物流当中的服务机制和服务制度的建设才是关键。自贸区的跨境物流取决于背后的跨境金融服务、跨境资产管理服务和新数字化平台的跨境服务,是当今自贸区建设加速度的空间所在、逻辑所在。
-
纽商所理事会主席:海南自贸港吸引外资优势显著
海南机会巨大,优势明显,包括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等,只要资本得到良好的对待,就能够进一步推动自贸港的建设取得成功。要吸引外国企业入驻,必须要考虑要给他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
曹远征:海南自贸港建设要重视企业微观间对接
自去年开始,海南提出两个总部的建设,即境外企业在此建国际总部、中国企业在此建国际总部,靠企业微观之间的相互对接,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国家协议,这是微观制度方面的安排。
-
陈波:新加坡只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对标目标之一
海南要发展贸易着重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模式上,二是在内容上。海南希望自己未来对标的是新加坡,这一点肯定没有错,但是对标新加坡不是要对标它的过去。新加坡只是对标目标之一,但绝对不是唯一。
-
周诚君:对产业转移持开放态度是高质量发展过程
我们在一些领域不再具有比较优势,这些产业会向周边国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对此,要持开放的态度,顺应规律,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要经历的过程。
-
巴曙松:跨市场供应链产业链再配置是企业必选项
中国的人口结构也正经历从人口相对年轻化进入到老龄化关键转变的十年,从国际经验看,对金融机构来说,这个阶段很可能是中国的投资者着手为未来配置优质资产的十年。
-
秦晓:开放包括市场准入 资本市场开放及外汇管理
金融标志性的改革大概九十年代的中期就开始了,包括银行股份制改造、包括汇率并轨、包括利率的市场化、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等,这些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改革。
-
王军:险资机构应主动自觉地服务于金融强国建设
要发挥长期资金管理优势。险资资金来源较长期、稳定,有助于让业务深入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前沿阵地和战略领域。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和ESG领域的投资机会,服务国家“碳中和”战略。
-
刘陈杰:中国居民的财富管理处在重大的变革时刻
目前房地产在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中占60%左右。参考日、韩等东亚地区经济体发展趋势,中国未来10-15年房地产的占比或将下降到15-20%,居民财富也将从房地产转换为存款、债权、股票、海外资产等。
-
张吉华:没有一个单独的产品能够穿越周期
过去3-4年已经证明,没有单独产品能穿越周期。理财顾问须站在客户立场依据最优行为角度帮助其作出合理的规划。财富管理的根基则是关注“人”,运用一系列的工具,实现客户、满足客户的目标。
-
Hartmut ISSEL:财富市场可在政策层面发挥优势
目前有很大的工具可以利用,在政策层面可以充分发挥相关措施。如果有机构良好的资产配制和风险预算,在投资方面结果会表现的更好,资产配制策略是有价值的。
-
马险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要完善碳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要完善碳市场产品体系或者多层次市场体系;要完善碳的参与主体体系,包括碳中和的需求单位、碳市场的服务机构和碳产品的投资机构;要完善碳交易市场监管体系。
-
崔宇: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自主贡献互通无可避免
伴随着全球自愿减排产品的逐步统一化趋势,我们可以在海外项目相关环境权益、绿色投融资服务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积极进行研究和探索实践,为国家与国家之间自主贡献(即NDC)的互通和合作做好准备。
-
梅德文:全球正构建以自愿碳市场为基础定价体系
全世界从供给到需求,从政府到民间,从产业到金融,从国内到国际,正在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构建一个统一的以自愿碳市场为基础的碳定价体系。碳市场分为两类市场,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
-
马骏:提升碳定价机制作用非常必要
中国至少有十几家大型机构在境外发行的绿色债券已经用这个目录进行贴标,两百多只中国的存量绿债也用这个目录进行了贴标,促进了中国和全球市场之间绿色资本的流动。
-
邹骥:碳市场的核心是要创造碳市场
不要担心高碳行业的未来,在足够碳价驱使下它们会对高碳技术、工艺和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更新、升级和创新的,会发生转型,只要有市场需求,将来它还会继续挣钱。
-
顾永维:产业驱动科技 有深海产业才能推动发展
深海产业发展面临国产化技术装备用不上问题。首先是没有市场主体空间;二是多年来研究深海技术没变成产品,在研究技术时没考虑到走完产业化道路;三是系统性问题,需公共支撑平台、质量评价体系。
-
李建暾:商业化海上光伏电站或在未来3-5年内出现
海上光伏发展前景广阔,相信在未来3-5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大家可以看到商业化运营的海上光伏电站。海上光伏依然存在很多挑战。例如,海上复杂的环境对于海上光伏的选址来说便是巨大挑战。
-
程伟:海南是海洋经济桥头堡
从全球创新链视角来看,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越差;企业规模越小,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越强。大企业有一流的品牌、有技术前瞻性能力、有技术的嫁接整合能力、有超强的产业孵化能力。
-
张福民:需推动海洋技术在社会上产生应用
海洋机器人技术是深海技术核心,是人类探索海洋、利用海洋的钥匙,目前国外产业化相对完备,中国仍有差距,尤其人才培养。经济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起步,需要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
张良福:深海产业发展要注重创新成果转化
深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则是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
-
原若凡:创造优质的供给才能更好的刺激消费
消费者回归于理性消费,但不代表他愿意用更低的成本去接受低品质的商品,用户关注的是高贵而不贵,品质不能下降但价格要下降,这就使得在企业端要倒逼我们去做转型。
-
潘向东:短期增加居民消费信心,股市是很好抓手
短期内唯一可以提升消费或增加居民消费信心、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的领域就是股市,这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居民收入增加自然会增加消费,对未来的信心更强的话,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企稳。
-
李迅雷:鼓励多形式服务消费,如提高夜间GDP比重
国经济要稳中向上,主要是提升服务经济比重,我们应该站在就业的角度考虑怎么让经济循环下去,当传统的投资拉动模式难以为继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怎么通过民间消费和民间投资的活跃拉动经济增长。
-
王昊: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
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把人从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大家有更大的精力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另外工具方面,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生产关系方面,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在被创造出来。
-
聂晓伟:强抓科技合作机遇、引领现代产业新动能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创新永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引领产业新动能的推手。必须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抢抓科技合作新机遇、开辟科技合作新路径。
-
段誉:科技成果转化要以问题为引领
几乎所有的项目和公司的孵化都是从消费者问题出发的,只有做不出来的问题,没有卖不出去的问题。主张大家走出去,其中包含了出海,也包含了像扩展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
-
王冰:商业航天需要打破壁垒,寻找多元化方案
中国的商业航天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商业航天的路线比较长,整个周期也非常长,钱从哪来,企业要怎么发展,如何产生商业价值,给投资人带来回报,给社会带来增值,都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
吴静璇:围绕共建、共享的平台机制搭建科创体系
第一是围绕种业这样的产业方向做了大规模的产业化投入和布局,第二是解决市场和消费者的问题,聚焦到产业发展的实际贸易,第三是做好人才保障,做到平台化、集约化。
-
王彬汕:旅游是非常好促进消费的行业
在80-90年代,经济学家曾经测算过,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GDP达到300美元时有旅游需求,GDP达到1000美元有出境需求,GDP达到3000美元有洲际旅游需求。
-
辛涛:利用自贸港政策 三亚对全国饭店有引领作用
由于诞生了大批新的高端和生活方式酒店与既有的度假资源紧密结合,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客人下榻,其中包括90后、00后的年轻客群,他们是饭店消费的生力军。
-
张润钢:旅游业有望于2025年后彻底复苏
今年旅游行业整体的恢复态势不错。评估结果认为,2024年将是旅游业的恢复期,旅游业真正彻底的复苏,可能会在2025年以后出现,有望比较全面地接近甚至超过疫情前的旅游市场情况。
-
潘肖澎: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要协调发展
三亚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要与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服务设施一体化协调发展。同时,航线开通线路要更加合理,进一步形成网络化全覆盖,对有需求的城市及时增加航线和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