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辞演讲
  • 敖立:工业互联网驱动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工业互联网的灵魂是以数据+工艺,强调的是把整个企业全环节、全要素互联,以数据结合工业长期的机理和知识来驱动的优化范式。从这个角度来讲,强调的是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

  • Adam Friedman:打造激励制造业工业的生态系统

    如何构建系统和基础设施,不仅能帮助企业,且能激励和支持制造业和整个工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打造这个系统,不仅仅是建一些建筑或开发一些技术项目,而是建立和维护一个能产生和发展城市制造的生态系统。

主题研讨1:全球产业竞争下的制造业突围
  • 张爱平:必须牢牢抓住工业制造不放

    上海都市产业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猛,早就成为上海的万亿产业。就浦东和张江而言,作为上海比较新的发展区域来讲,创新驱动的都市产业2.0和3.0就是它们的魂。

  • 陈吉红:要把核心技术工程化、产业化

    数控机床是最重要的“工业母机”。高端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是典型的第四类企业的产品。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工业母机的发展,把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列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和制高点。

  • 肖劲松:材料产业发展是整个生态体系的建设

    从发展实际来看,材料是支撑产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因此各国对材料高度重视,特别是新材料。从我国新材料发展水平来看,中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同时并存是长期面临的严重问题。

  • 周园:挖掘新赛道,抓住城市发展新机遇

    当全球制造业呈现三个趋势。第一,双碳背景下造成的全球和中国制造业成本重置。第二,人工智能对整个制造业和产业链带来价值的重置。第三,全球供应链重新布局,布局重塑中既有压力也有机会。

主题研讨2
  • 符辉毅:深蓉合作,共建理想之城

    当前,深圳的制造业逐步踏入价值链的顶端,形成了一个龙头企业头雁领飞、众多小巨人企业众雁共舞的局面。,深圳都市工业具有好的产业基础、人才聚集、金融资本的加持、土地资源的稀缺等特点。

  • 黄立平:服务产业升级的实质是促进业态融合

    生产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将会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这就决定了产业承载的空间结构必须与这样的变化趋势相适应。都市工业园不宜将承载大工业或者重大制造业功能作为目标。

平行会议一:创新要素供给,激活产业集聚效能
  • 陈苗苗:企业发展离不开创新要素的支持

    第一个是政企合力,地方政府作为主导,企业作为主体,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作用;第二个是要基于传化集团“链主”实业产业的特色;第三是“研招投运服”一体化的操作模式。

  • 谭彰:工业企业要进行三个方向的数字化转型

    现代都市工业分开两类工业企业,他们的底层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类是一体化的工业的综合体。还以一类是小低散的制造业企业。他们都需要面向于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进行三个方向的数字化转型。

平行会议二:“都市工业”模式:探索与未来
  • 朱建辉:如何让产业回归都市区?

    建议开发企业、市场参与主体将需求前置,再做整个产品的研发和园区修建。如果一个产业园区能够从员工,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去满足我们产城人的发展逻辑,相信这样园区更具有前瞻性。

平行会议三: 锚定专精特新,打造创新产业集群
  • 辛仁周: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发展突出问题

    中小企业拥有非常好和非常多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他也直言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融资难、数字化程度相对弱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个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长期的工作。

  • 张焱:都市工业未来绝对是个大市场

    一是在全国树立品牌,二是在东南亚树立品牌,和东南亚比较好的技术研发中心建立起友好,建立起一个合作的模式,从而不停地在全球树立好金牛区作为独特的名片差异化竞争的品牌。

  • 席芳:产业招商要往前端、高端、深处走

    说到整体的产业链,会发现头部企业作为一个链主企业,会在很多城市做产业创新中心,由此会带动上下游一起共同发展,包括专精特新的企业在里面也能得到长足发展。

平行会议四:从感知到智能:构筑数字转型新引擎
  • 曹辉:加速探索DPU在智能物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端侧所产生和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将会极大提升,这些数据同时要在决策端以及同类型的物联网端点之间同步。首先是低时延,其次数据流转需要大带宽高速网络来承载;三是泛安全。

  • 古亮:智能制造感知如何帮助药物研发降本增效?

    各个行业需要建设微观制造,通过降本增效或者新的创造工艺突飞猛进,才能把微观制造加入下一个阶段。我们作为一个前沿技术的玩家,希望跟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把这个领域赋能给大家去做好这些事情。

  • 刘俊梅:储备人才 完善组织流程支撑感知产业创新

    需要政府给企业更多的场景和机会,产业链合作伙伴基于这些场景提炼数据、分析数据、使用数据开发各种算法和应用,以便更好地支撑产品与解决方案落地。有各种各样的场景给各个企业落地后不断打磨。